华人乘风破浪”建立起来的马来西亚大都会,你去过吗?

时间:2022-12-13 18:55:48 | 浏览:770

马来西亚的华人占比多达20%以上,在这个国土面积仅为中国国土面积三十分之一的国度,随处可见中华文化的缩影,当年,华人远渡重洋来到这个尚未开发建设之地,积极开垦建造家园,使得马来西亚逐渐成为“亚洲四小虎”之一。尽管世界风云变幻,国际格局瞬息万

马来西亚的华人占比多达20%以上,在这个国土面积仅为中国国土面积三十分之一的国度,随处可见中华文化的缩影,当年,华人远渡重洋来到这个尚未开发建设之地,积极开垦建造家园,使得马来西亚逐渐成为“亚洲四小虎”之一。尽管世界风云变幻,国际格局瞬息万变的时代,我们依然能在马来西亚找到传承至今的中华文化,不得不说,马来西亚的历史中有华人华侨的贡献,有着十分精彩的故事。

在往期文章中,小编曾带大家走进多姿多彩的槟城,今天小编要带大家走进首都吉隆坡。吉隆坡是一座由华人最早开发建立的城市,它与一位华侨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,如果你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话,就接着往下看吧。

△航拍吉隆坡海上风光

他就是叶亚来,又名叶德来,是一位出生于现广东惠州惠阳县周田村的地地道道的客家人 ,是吉隆坡的开埠功臣。

由于家境贫寒年少替人放牛,于清朝咸丰四年(1854年),只有17岁的的叶亚来跟随同乡,被卖到南洋淘金。在族叔叶福的带动下,叶亚来在矿场当了三年的伙夫,掌握了开采锡矿技术和管理矿场的方法。

△当时下南洋的大批华人

从1860年起,原本还只是片河口灌木丛生的沼泽地的吉隆坡,随着锡矿的开采和新矿场的发现,吉隆坡日渐繁荣,华人邱秀成为了第一任甲必丹(相当于市长的职务),第二任甲必丹是华人刘壬光。1861年叶亚来凭借处事严谨、领导有方的能力担任吉隆坡芙蓉地区甲必丹,1869年,刘壬光病危,叶亚来被举荐接任吉隆坡甲必丹,于是叶亚来便出任吉隆坡第三任甲必丹。

奠定叶亚来“吉隆坡王”之称的是一场长达八年的雪兰莪王室土侯间的内战。因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王室内部经济利益之争,爆发了战争。叶亚来与雪兰莪州执政东姑古丁结盟,而后推行英明政策,严惩盗窃,组织一支精锐队,一次次击退入侵吉隆坡的敌军。叶亚来为保卫吉隆坡几经艰苦卓绝的战斗后,终于在1873年光复了吉隆坡,这为稳定吉隆坡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。

战后的吉隆坡矿场变成水潭,叶亚来首先用输入蒸汽抽水机解决水淹矿场的困难。当时,叶亚来正背负着战争债务,他不得已借贷以维持矿场生产。同时他又说服准备他迁的同僚留下来,和他共同努力重建已成废墟的吉隆坡,叶亚来便有计划地发展公路、疏通河流、建造桥梁、扩建竹屋、重开矿场。他不断鼓励并招募中国工人前来建设吉隆坡,吉隆坡就这样逐渐发展成为今日马来西亚最大的都会。

叶亚来名下也有自己的房地产、砖窑、熔锡炉、开矿用具的制造厂、屠场、货栈等。而它他热心公益事业,设立安老院,兴建吉隆坡的第一家医院。同时他也十分重视教育,亲自回国聘请一位举人前来教学华文经典延续华文文化,后面又聘请了多位教师,在他的积极推动下,于1884年成立了马来西亚第一所华人学堂——唐文义学。

△叶亚来雕像

叶亚来的名字家喻户晓,吉隆坡至今还保留着叶亚来的雕像,还命名了一条“叶亚来街”,以缅怀和肯定叶亚来建设吉隆坡的丰功伟绩。

△叶亚来街

叶亚来在百年前“乘风破浪”来到大马开拓吉隆坡,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,如今的吉隆坡是怎样的呢?让我们一同打卡这座现代化旅游观光大都市~

01茨厂街

茨厂街是吉隆坡市内最有华人气息的唐人街,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,这条老街变成整个城市最热闹的夜市。在这里购物,还可以边走边吃小吃,衣物摊、手工艺摊、小吃摊林林总总,从中国服饰、布料到中草药应有尽有。

单凭这里的中式牌楼、中式楼宇,中式沿街售货摊,来自中国的各式水果、食品,各种地方风味的中餐馆……不难发现这里是中国商人们聚集的地方。漫步在这条街道,一切都是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。

唐人街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,它宛如一座非人工所能建造的纪念碑,记载着华人创业的艰辛足迹和传奇般的发展经历,茨厂街也成为吉隆坡打卡胜地之一。

02双子塔

△独特的设计理念彰显年轻、中庸、现代化的城市个性

这座独立塔楼外形酷似玉米,整个塔楼酷似“甘”字的共88层的双子塔是吉隆坡的标志性城市景观。它是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的综合办公大楼,也是游客从云端鸟瞰吉隆坡四面八方的地方,晚上灯光璀璨的景色尤为壮美,有一种身置星空的微妙感觉。

△夜晚的双子塔

03苏丹阿卜杜勒萨马大厦